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章 (第2/10页)
的病,不是药石所能疗治的。这味药,只有诸位能够替我觅得来。” “是怎么一味药?”潘美问道,“但请吩咐,我们一定为将军找到。” “只要诸位诚心自誓,克城之日,不妄杀一人,我的病,自然痊愈。” “原来将军生的是‘疑心病’。”潘美笑道,“那容易!” 于是摆设香案,诸将对天盟誓,约束部下,决不妄杀一人。曹彬的“病”,也就好了。 第二天,果然攻破金陵。李后主率领臣僚,赴军门请降。曹彬待以贵宾之礼,极力安慰,请李后主回宫整理行装,尽速启程。同时,他亲领卫士,看守宫门,禁止任何人入宫骚扰。 “将军!”有人向他提出忠告,“只怕李煜回宫以后会自尽,倘或如此,回京如何交代?” “他如果宁死不受辱,早就死了;既已投降,绝不肯死。” 果然,李后主在宫里还传集教坊,奏“别离歌”,拜辞宗庙,而且“挥泪别宫娥”以后,方始随曹彬回到汴京。 曹彬以此大功,被拜为“枢密使”,掌管天下兵马。不久,便有“烛影摇红”的疑案,太祖驾崩,当今皇帝即位,改元“太平兴国”,对曹彬的信任,比太祖皇帝在日,有过之无不及。因为曹彬对北汉的想法,完全符合皇帝的意旨。 这天召集御前会议,所要商讨的,就是决定讨伐北汉的大计——纷扰的梁、唐、晋、汉、周五代,已归于统一的大宋;割据的荆湖、西蜀、闽粤、江南、吴越,或则讨伐平服,或则纳土归降,唯一未列入国家版图的,就是在河东的北汉。金瓯有缺,破坏了大一统的局面。 北汉是刘家的“天下”。契丹灭晋,刘知远代立为帝,就是五代中的第四代:后汉。前后只有五年的天下,为后周所灭;但刘知远的弟弟刘崇,却在太原自立为帝,这就是北汉。刘崇传刘钧,刘钧传刘继恩,刘继恩传刘继元,就是现在的北汉主。 北汉刘家的血统很乱。刘继恩与刘继元同母异父,实际上都是刘家的外甥,他们的母亲是刘崇的女儿、刘钧的姐姐,先嫁薛钊,生子继恩而寡;改嫁一个姓何的,又生了一个儿子,就是继元。薛继恩、何继元都为他舅舅刘钧收为养子,因而亦都改了舅家的姓。 北汉跟后周是世仇,因而当刘崇即位之初,就仿照割让燕云十六州的“儿皇帝”石敬瑭的故事,“约为父子”——契丹主是父,北汉主为子。刘崇、刘钧父子就倚仗了外国的势力,抗拒后周。周世宗柴荣在显德六年,亲征北汉,中途得病,回到汴京,不久驾崩。在襁褓中的幼子继位,改名宗训。宗训元年正月初一,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领大军北上,抵御北汉主刘钧勾结契丹入寇。行军到陈桥,发生兵变,赵匡胤“黄袍加身”,被拥戴为天子,就是大宋开国之主的太祖皇帝。 太祖皇帝即位的第九年,也就是开宝元年的七月里,刘崇因为得罪了契丹,积忧成病而死,由养子刘继恩继位,后者在位仅有六十天。 刘继恩死于非命,为部将侯霸荣所弑,他的目的是想拿刘继恩的首级,作为投降宋朝的献礼。北汉的宰相郭无为,得到警报,发兵包围宫城,派敢死之士越墙入内,诛杀了弑主的侯霸荣。 郭无为原是武当山的道士,为刘钧所赏识重用。刘钧在病重时,谈到后事,认为刘继恩的才具不足以继承他的事业,郭无为颇以为然。因此,刘继恩即位以后,就想杀掉郭无为,但禀性懦弱,迟疑不决。所以他的被杀,有人认为是郭无为先下手为强,先教唆侯霸荣弑主,然后又杀了侯霸荣,一则灭口,再则成就靖乱的大功,是极高明的手法。 刘继恩既死,应立新主。由于郭无为的坚持,原姓何的刘继元得以嗣位。这是太祖开宝元年九月间的事,至今十一年了。 刘继元在位多行不义,诛杀亲族,信用小人。郭无为见大势已去,曾主张归降大宋。刘继元因有契丹撑腰,始终不肯纳地称臣,因而成为大宋一统天下的唯一障碍。 谈到讨伐北汉,薛居正表示不可,他的理由是:太祖在日,数次亲征太原,无功而返。因此,会议中先须检讨以往征北汉的战绩。 “刘钧在世时,曾遣人奏告先帝:‘河东土地甲兵,不足以当大宋;我家亦不是敢抗逆宋朝,区区守此,为的是怕绝了刘氏祖先的祭享。’先帝哀于其情,所以终刘钧一生,不加兵于河东。开宝元年,刘继恩接位,第二年亲征。臣愿从此役议起。”曹彬接着便检讨开宝二年,太祖亲征北汉的经过。 这年三月,太祖亲统六师,从开封出发。到了太原,立砦四面,展开包围,由李继勋、曹彬、党进、赵赞分南北东西,四面进攻。同时开凿水道,引汾水、晋水灌城,一时北汉大起恐惧,郭无为主张投降,刘继元不从,因为契丹的援军快到了。 契丹从河北分两途来救北汉,太祖亦分遣李继筠及韩重赟由北、西两路迎敌。北路李继筠迎击自太原北面石岭关南下的敌军,大破于阳曲;西路韩重赟列阵于倒马关附近,契丹兵从定州而来,望见大宋旌旗仓皇撤回;韩重赟挥师追击。两路大胜,北汉危急万分。 其时郭无为已经跟曹彬有了联络,约定出城投降,迎接宋师入城。他向刘继元自告奋勇,愿率精兵一千击敌。刘继元信任不疑,亲自犒军送行。哪知出城不久,气候突变,风狂雨